栏目分类
你的位置:世爵娱乐平台平台地址 > 新闻动态 >
(接上次文章)
七十四. 五大主力的最后时刻
在陈官庄时,第七十军政工处处长范洪亮就劝过我,让我转劝杜聿明投降。但那时我因为一方面认为自己受了党国的培养,应当为党国效死尽忠,不应该投降变节,一方面又怕杜聿明在战况危急关头将我处决,杀一儆百,所以当时曾警告他不要再向任何人提起投降二字,以免被邱清泉风闻,受到严惩。——国民党军第二兵团参谋长李汉萍。
士无斗志,一击即垮,东西两面许多阵地被解放军突破。——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
1949年1月9日深夜,河南陈庄,国民党军第五军指挥部。
对于蜷缩在这里灰头土脸的国民党高官而言,局势已经恶化到了无法挽回的程度,共产党军队的炮弹已经打到第五军指挥所了,而且在指挥部站着就可以清楚听到解放军的冲锋号角,“缴枪不杀”和抓俘虏的一阵阵声音频繁地划过天际,久久回荡在陈官庄上空。
展开剩余93%杜聿明的衣冠已经很凌乱了,脸上的表情黯然神伤,但还是故意摆出一份镇定的样子。这样做是有原因的,他的两位下属——邱清泉和李弥此时都在他面前坐着。
他们三人心里很清楚,这将是他们在此次战役中——或者可能是人生中——最后一次会议了。此时三人的心情很难形容,可以说是心灰意冷,也可以说是觉得自己死到临头。
这最后的三人小型会议的密谈时间没有持续多久,最后达成了一个重要决定:
杜聿明放弃徐州集团的最高指挥权,所有部队实行分散突围,各自寻求出路。
这条突围命令由邱清泉传达到各部队。
值得一提的是,杜聿明在突围之前还不忘给蒋介石发了最后一封具有诀别意味的电报:
各部队已经混乱不堪,无法维持到明天,只有当晚分头突围。
形单影只的国军士兵
“既然都是这样主张,那就只有分头突围好了。”杜聿明如是说。
人算不如天算,在经过了一系列复杂的思想斗争后,杜聿明终究还是同意各自突围了,这和他几个小时前在李汉萍面前那种宁死不突围的态度截然相反。
这个最终决定就相当于给徐州集团判了死刑,想想看,华东野战军兵强马壮的十几个纵队,追击横扫徐州集团一大群空着肚皮且毫无秩序的残兵败将,这要是还让他们突围跑了,那就太丢人了。
徐州集团各自突围的命令一下达,所有人顿时都慌乱起来。因为大家都明白,这个命令意味着杜聿明已经不管他们了,想突围出去的国军军官们彻底失去了主心骨,也没有了可以依仗的突围队伍,只能凭借自己随机应变的脑袋瓜子突出重围了。
第二兵团参谋长李汉萍则不同,此时的他还没有接到邱清泉的命令,他之前好几次苦心相劝杜聿明实施突围,这位杜长官都不置可否,还说要等第二天再做决定,这让李汉萍心里憋着一肚子怨气。
抗战时期的李汉萍(左)
也许是想着听天由命,也许是等待杜聿明的最终答复,反正李汉萍此时和其他人不一样,他兀自地坐在指挥部的掩蔽处,静静地等待最后的时刻。
杜聿明和邱李二人商量突围计划时,第五军副军长郭吉谦刚好也在指挥部,他对这三人的小型会议很好奇,想进去听听他们在说什么,但是被邱清泉赶了出来。
吃了闭门羹的郭吉谦一副极其不爽的样子,悻悻地对自己说了一句:“管他们做什么?!”然后便回到自己的掩蔽部去了。
也是在这一天,之前不幸挂彩的第七十军军长高吉人也被一大帮人抬到了第五军军部,他的胸部伤势十分严重,这时候他的七十军正由原副军长邓军林指挥。郭吉谦听说高吉人来了,作为平日里关系还不错的同僚,决定去掩蔽处看看他。
高吉人瞧见郭吉谦来了,便吃力地挪起身子,唉声叹气地对他说道:“杜长官和邱司令官他们进行突围,我现在伤得这么重,这......这可怎么办才好啊?要不,你给我出个主意吧!”
第七十军军长——高吉人
郭吉谦看着他,心里生出一丝怜悯之情:“你现在伤得这么重,如果跟着我们一块儿突围,甭说别的,沿途颠簸也得把你颠坏了,”他顿了顿,让高吉人继续躺下,“依我看,你不如留在此地不动,共军要是来了,见你的伤这么重,会原谅你的。”
高吉人想了想,觉得也对,便说道:“你说的对,我听你的,我就不走了。”
......
就在1月9日深夜,陈官庄还发生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那就是第五军军长熊笑三居然在众目睽睽之下溜了......当时那种混乱的情况,压根儿就没人知道他是怎么逃之夭夭的,反正一个大活人就好似从人间蒸发了一样,一直到淮海战役结束都杳无音信。
熊笑三平白无故的消失成为了淮海战场上的一大谜团,所有人都不知道这小子到底是用了什么办法“只身突围”的(就像他对之前对邱清泉说过的那样),只知道他战争结束后去了台湾。
几十载后两岸关系缓和,或许是对他那身为中共高级党员父亲
熊瑾玎
的愧疚,也或许是为了秉承中国人落叶归根的古老传统,老年的熊笑三竟然又重新回到了大陆。熊笑三这位历经沧桑的人物突然归来让众人异常惊讶,自然也就好奇他多年前在陈官庄出逃的“壮举”,但这位昔日的熊军长却对此讳莫如深,闭口不谈。——这就是后话了。
熊笑三的父亲熊瑾玎(左)
整整一个夜晚,第五军的前沿阵地成了血腥四溅的修罗场,国军第45师和华东野战军一纵3师已经鏖战了整整两天,第45师遭到重创,华野一纵3师也损失惨重,尤其是在国民党军使用毒气以后,攻击队伍前面的主攻营仅仅只剩下十几人了,但是这些战士们依旧坚挺在阵地上,拼尽最后一口气死死守住防线,就是不让45师前进一步。
在双方激战的丁枣园阵地前沿,到处都是一片千疮百孔的颓垣断壁,华野一纵3师8团的战士们纷纷摆开玩命的架势,朝着45师的地堡猛扑过去,3师7团的战士们也不甘示弱,也强势占领了丁枣园国军的东面阵地。国军45师前沿阵地几近崩溃,士兵们人心惶惶,当他们看到杀气腾腾的人民解放军摆开的异常凌厉的冲击队伍时,脸上纷纷显现出惊恐之色。
这支被邱清泉引以为傲的精锐部队,战斗中坚力量几乎要损失殆尽,而那些临时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哪里是解放军的对手?
在陈官庄一望无际的平原上,国民党军的每一处阵地,每一个据点和每一寸土地,几乎都要被共产党军队的凶猛炮火撕裂、扯碎、剧烈地摇晃......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国军士兵们坚持不下去了,那些在军中威望颇高的老兵们则抄起枪对准平日里作威作福的军官,逼着他们下达停止战斗的命令,想要向共产党投降。
华野一纵和第五军经过长时间的激烈战斗,战场上到处散落着被炸烂轰碎的大炮和汽车,还有血迹斑斑的士兵尸体和残肢断臂。在那之后,第五军45师丁枣园前沿阵地就陷入了沉寂。突然,在华野一纵3师阵地前出现了一个人影,只见他正穿过滚滚硝烟朝解放军飞奔而来,这人一边跑一边喊着:“共军弟兄们,不要开枪!我是45师新闻室主任,奉了我们崔师长的命令,过来和你们谈判的!”
第45师的新闻处主任顺着小河,摇着白旗,连滚带爬地上了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的阵地,请求解放军派代表过去谈判。
华野一纵3师派出的谈判代表是7团的宣传股长金乃坚,这个人勇气十足擅长单刀赴会,到了国民党军45师133团的狭窄掩蔽处居然来了个反客为主,主动给国军军官们礼貌地递送香烟,这使得原本紧张谈判的氛围缓和了许多。
金乃坚一边吞云吐雾,一边慢条斯理地说道:“你们现在已经穷途末路,没有救兵会来了。只要你们能放下武器,人民解放军保证你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愿意留下的一律欢迎,愿意回家的我们发给路费,负伤的我们也负责治疗。”
但是,金乃坚却拒绝了他们希望受到起义将领待遇的要求。
陈官庄战役一瞥
在双方几个小时的接洽下,45师投诚的官兵们浑身脏兮兮地走出战壕,很多已经饿得受不了的士兵甚至没等投诚命令就往解放军这边跑,他们觉得自己的苦日子终于熬到头了,走在最前面的正是刚刚上任不久的第五军45师师长崔贤文。包括崔贤文在内的五名身穿棉衣,狼狈不堪的国民党军官被华野一纵第3师7团政委徐放领着,心怀忐忑地来到了3师政委邱相田面前。
此时的崔贤文用棉大衣紧紧地裹着自己的身体,帽子上的护耳几乎是要粘贴在他已经冻红的脸颊上,他好像极力不想被人认出来,也好像想要表现得神气一点,不想在共产党军官面前露怯......但是,这时候的他却很难做到。
“他就是第五军45师师长崔贤文。”徐放指着崔贤文对邱相田说道。
邱相田看了一眼崔贤文那德行,严正地说道:“我想各位已经很清楚了,现在的战局十分明朗,再抵抗下去只有死路一条,你们应该立即放下武器,向人民解放军投降,这关系到你们全师将士的生命安全。”
他们五人耷拉着脑袋听着,都没有说一句话。
邱相田把头转向崔贤文:“你作为一师之长,应该为手下的弟兄们负责。”
崔贤文缓缓抬起头,眼睛盯着邱相田,紧紧抿着嘴唇。邱相田看着他们,隐隐觉得有些不安,这帮人该不会是想对我们使诈吧?
押送国民党军俘虏
“能......能不能给我们一个馒头吃?”崔贤文半天憋出一句话,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
半晌,邱相田一脸懵逼,眨巴眨巴眼睛,他和其他共产党军官随即面面相觑,然后所有人都被逗乐了。估计他们心里是这么想的:你们这幅样子我还以为都不肯投降呢!合着你们一个个儿是饿得说不出话来了......
“你们把我们围困了一个多月,我们......我们实在是饿坏了......”崔贤文喃喃地说道。
邱相田吩咐炊事班拿几个馒头给他们,几个人一看见有吃的,立马甩掉国军军官的威严形象,纷纷抓过馒头就开始狼吞虎咽。
他们几个吃完以后,崔贤文对共产党军官们说道:“说实话,我们这次失败是战略上的,不是战术上的失败,我们的部队还是很能打的。”
这话一出,华野一纵3师师长陈挺心里顿时一阵恶心:嘿,你们这帮家伙怎么端起碗吃肉,吃饱了就骂娘呢?!
“蒋介石卖国打内战,反共反人民,你们的失败是早就注定了的!不管再好的战术,再能打的部队,也挽救不了国民党必将灭亡的命运!”陈挺怒不可遏地吼着。
崔贤文听罢低下了头,哑口无言。
一纵3师师长陈挺继续厉声说道:“你们只有无条件放下武器,才能得到人民的宽大。”
四周一片炮声隆隆,陈官庄已经被解放军凶猛的火力覆盖撕裂得不成样子,攻击部队的怒吼离他们很近,眼下这一切仿佛正在告诉这些国军军官们:第五军这支蒋军最后的五大主力也会和前面四支部队一样,免不了覆灭的命运。
崔贤文无奈地叹了口气,他心里很清楚,现在不管是自己还是身边的下属军官,都已经没有任何选择了。
“我们投降,我们投降!”崔贤文低下头,对陈挺说道。
这个时候,所有共产党军官都感觉崔贤文在瑟瑟发抖,不知道是因为天气太冷还是因为害怕,反正他的身体在禁不住地颤栗。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又向解放军军官们讲出一句话:“那个......我们部队过来以后,请各位长官们能饶恕一点......”
终于,第五军最精锐的四十五师全体投降,场面据说极其壮观,大家可以想象,几千名被饥寒交迫折磨了一个多月的国民党士兵,在见到解放军炊事班刚刚出锅热气腾腾的白面馒头和猪肉炖粉条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不久之后,第五军第46师在解放军的轮番进攻下也没有了继续抗争的欲望,便如法炮制,和45师一样向解放军投降。
这样一来,第五军就只剩下第200师了。
民族英雄戴安澜
第200师的优良传统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著名抗日将领戴安澜的“军人荣誉”理念直到现在还深深地影响着全师每一名官兵,包括他们的现任师长周朗。
此种危急时刻,第五军和第200师之间的通讯联络早就断掉了,现在作为第五军副军长,实际已经是第五军最高指挥官的郭吉谦在突围开始时,直接叫参谋长手写了一份命令送到第200师。
命令上写着:
停止战斗,自行设法。
郭吉谦的这个暗示很明确,就是他们可以自行安排。说得明白一点就是——
能投降就投降吧。
郭吉谦知道,诸如第200师这样受到前任师长深远影响的光荣部队,让他们缴枪投降的话语是绝对不可以明着说的,一来是出于对这支队伍的尊敬;二来自己在部下面前也可以避免露怯——即便是自己这副军长现在已经没啥太大的意义了。
第200师师长周朗在接到郭吉谦的命令后,随即让士兵们排成战斗冲击队形,向着解放军正面猛扑过去,开始实施突围战斗。果然,在第200师官兵们的心里,还是戴师长留下的荣誉精神要根深蒂固一些。
然后,第200师的全体官兵们奋不顾身地朝着解放军的外围阵地冲锋。在解放军看来,他们这种将抵抗外辱的战斗精神用在国共内战上,实在不是什么明智之举,还不如弃暗投明参加解放军队伍,不过大家都还是挺佩服这支英雄之师的。
想当初在抗日战场上,第200师在缅甸野人山奋力突围后,师长戴安澜壮烈殉国,消息传出,举国震惊,国共两党的所有领导人集体为戴将军默哀,毛主席还亲自给他写了挽联,杜聿明则在广西为他主持葬礼。
然而,现在的第200师在周朗率领下进行的突围行动,却是完全相反的一种境况,全师惨遭歼灭,而师长却好端端地活了下来,并被中共民兵俘虏。
于是,在陈官庄战役中,国民革命军第五军的光辉历程彻底落下了帷幕。
国民革命军第五军证章
至此,国民党军五大主力全军覆没。
......
又过去了一天,1949年1月10日拂晓,黎明的第一缕曙光刚刚照耀在斑驳的大地上,这昭示着新一天的开始,同时,也在预示着光明时刻即将到来。
(未完待续)
《血染淮海》系列为连载战史纪实文学,除历史史实论述外,均为作者原创,也有文学渲染,请勿抄袭。
请读者点赞关注转发,或打赏~,也可点开小编头像阅读其他已发布的章节,小编在以后将会继续为读者发布其余章节,请大家期待!谢谢!
《血染淮海》下一章节将在12月28日前发布,敬请读者期待!
发布于:天津市
下一篇:没有了